10多年來,丘譚安不辭辛苦穿梭于湖南、廣西、廣東等地,懷著深深的愛、用自己的殘疾軍人撫恤金,為19名烈士親屬送去慰問和溫暖······在“八一”建軍節來臨之際,記者走進“廣西中越邊境法卡山戰斗”一等功臣丘譚安家中,聽他講述四十多年前,為在收復法卡山戰斗中,榮獲法卡山“堅守英雄連”榮譽稱號的29名烈士尋找親屬的感人事跡。
丘譚安,廣東省東源縣葉潭鎮人,1957年2月出生,1976年2月入伍,1977年6月入黨。先后在原55軍某部和廣西軍區邊防某部服兵役。歷任班長、排長、副連長、連長等職務。1982年,因戰致殘,退出現役,轉業地方工作。 2019年,榮獲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頒發的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”;被評為河源市和東源縣首屆“最美退役軍人”。
1979年2月,丘譚安任某部排長,帶領全排參加了邊境自衛反擊戰,期間參加過著名的探壟營救團偵察分隊的戰斗,隨穿插部隊率先突擊至戰場最前沿的越南諒山奇窮河橋頭,榮立三等戰功,所在排榮立集體二等功。
丘譚安介紹,法卡山收復戰歷時57天。1981年5月16日的戰斗最為慘烈,時年24歲的丘譚安任連長,指揮果斷,作戰勇敢,他率戰友們打退越軍16次大規模的進攻,斃敵300多人,堅守住了陣地,個人榮立一等戰功,連隊被廣州軍區授予法卡山“堅守英雄連”榮譽稱號。戰斗中他多次受傷,心中只抱著“寧愿前進一步死,絕不后退半步生”和“人在陣地在,誓與陣地共存亡”的信念,與戰士們堅守陣地。最后,三負重傷,昏倒在陣地上,他被送往醫院,搶救三晝夜,住院期間,先后做了三次手術。仍留下腰部腰椎損傷,耳朵臌膜雙穿,左腿膝蓋位置子彈貫通傷,左踝骨彈片傷,左手腋窩神經損壞,對掌功能差,身上殘留有24枚彈片,其中肺部存留一枚彈片。幸運的是,他在重傷當中挺了過來,與死神擦肩而過。
“我經常這樣想,如果沒有戰友們一起在戰場上拼殺,我也沒有命了,沒有我的戰士,也沒有后來的我?!鼻鹱T安說。
戰斗的過程,丘譚安已經向上級進行了匯報。而這些年輕鮮活的生命究竟是怎樣犧牲的,他們的父母親人卻不得而知。多年過去了,他的心情越來越迫切,想去探望英烈戰友的親屬,讓他們知道自己親人的英雄事跡。
“我們連隊犧牲了29個人,作為連長,我應該去探望他們的父母和親人,希望能給他們的家人有個交代,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兒子在戰場上,是怎樣與敵人生死搏殺的,這是我的義務和責任。沒有烈士們的犧牲,我這個連長能活著回來嗎?所以我把烈士的親屬也當成自己的親屬?!鼻鹱T安說。
從2011年開始,在工作崗位退居二線的丘譚安,將自己的業余時間幾乎用在了尋訪犧牲戰友的親人上,他拖著傷口仍然時常作痛的身軀,輾轉上萬公里,通過戰友聯絡、網絡信息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資料等方式,在湖南、廣西、廣東等地尋找犧牲戰友的親人。
“有些烈士親屬是很難找的。有的地址不清找不到位置,有的家庭已搬走了,又不知何處去尋,有的家居在大山溝里,常常需要翻山越嶺?!鼻鹱T安介紹,有一次他連續3個月在外面馬不停蹄地尋找烈士親屬,自帶錢糧去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經過多方打探,截至目前,丘譚安已經找到了19戶烈士親屬,每到一家,他都拿出自己有限的撫恤金慰問烈士的親人,烈士父母已故的捐給烈士的兄弟姐妹,包括路費等開銷在內,共花費撫恤金約八萬元左右。
“這些錢只是心意,對于英烈親屬來說,烈士犧牲的‘英雄記憶’可能更為珍貴?!碧岬教酵⒘覒鹩训挠H屬,丘譚安的心里格外沉重,“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親屬是廣東新興縣,自己打仗時的搭檔指導員黃容慶的父親,去到他家中,我介紹了他兒子在戰場上殺敵立功的情況,他父親是抗美援朝老兵,聽完后,他坐在凳子上長久沉默,一句不發,默默流淚,最后對我說了一句話:‘連長,你在我兒子面前燒柱香就行了?!闹械谋措y以言表?!鼻鹱T安說。每看望一戶烈士親屬,丘譚安的心情都愈加沉重,可即便如此,他仍然沒有停下尋找的腳步。
“我已經找到了19位烈士的親屬,現在云南、貴州、河南等方向沒有去,這個事情我還要堅持做下去,趁自己現在還能行走,完成這個事情,我心里也踏實了。我的目的也很明確,就是要把當年我們在法卡山收復戰中創造下來的‘為人民甘愿吃虧、樂于吃苦、勇于獻身’的法卡山精神代代相傳、發揚光大?!鼻鹱T安說。